369、集盟再出征(2 / 2)

了大忙,让文艺社人众人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力量。

朱厚照都给他们想好了:“大蓬车走到哪,镖局和武馆就开到哪,然后就地发展日月社,又可以倒回来帮忙推广,三者相辅相成,喉舌有了,舆论有了,安全也有了,《千百度》的种子还可以在当地生根发芽,炒哉。”

确实很齐备,连《千百度》的筹备工作也顺畅了许多。

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,谁留守?

都想冲出去大展身手,没人愿意坐班。

若不是朱厚照力排众议,这伙人就想着抓阄来的。

“昌谷身子比较弱,枝山眼神不行,就留下来看家。”

朱厚照定下了,任是徐祯卿挺直腰祝枝山蹬大眼也改不了。

给颗糖哄哄:“除了戏曲,说书这个形式也应该发展,可以召集说书人加盟,咱们出内容,他们出力气,搞出个书盟来,枝山口才好,就归他负责。”

那双凑到脸上也看不清的眼眯上了,祝枝山转瞬笑嬉嬉。

也得扶一抉徐祯卿:“昌谷则继续为戏社操心,尽量多招揽些新人,为大蓬车造血,文艺社以后就在苏州扎根,《千百度》也在里落户。”

太合众人心意了,欢呼声都快将寒山寺的殿顶掀开去。

朱厚照找来找去,发现还是寒山寺更合适驻跸,后来索性让文征明上马,扩建,用作文艺社的总部。

《千百度》的第一期,朱厚照准备文理相照,推出园林建筑与气学思维结合的大文章。

到了苏州,怎能错过园林?这一次让力与美交相辉映。

文征明刚参加完地黄阁大会,又赶场到苏州,正撞上。

诸事停当,那便要出征了。

最后讨论出来的方案是兵分两路,分别沿着长江、黄河逆流而上。

也寓意着文艺社的目标:逆流溯源,激浊扬清。

朱厚照在向众人致壮行酒时如是说。

当然也有后续,有个文征明这个两头站两头卖的两面派,文艺社的动态对地黄阁是透明的。

消息传到南京,地黄阁也推出了自己的《地黄书》方案,受了文艺社启发,杨慎想将丽泽社改组,搞成科学表演展览推广团体。

总之就是对方有的咱也要有,对方没有的咱更要上,冲鸭,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。

只在师尊眼皮子底下比格局小了,世界那么大,到外头抢地盘去。

地黄阁一系迟早要征战天下,在大明的沃土上与文渊图试出谁主沉浮。

幕后鼓动者朱厚照笑到合不拢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