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供边军粮草,换中原特利,臣想要的特利是水泥。”
朱厚照已经命令众人以水泥为称,免得说息壤让人产生联想,毕享知道水泥,说明他明白了其中奥妙。
这不惊讶,朱厚照惊讶的是毕享对开中的理解。
开中不是指盐吗?
毕享继续愁眉苦脸:“用盐来开中,只是因为盐利丰厚,其实开中包含一切茶马贸易,所以微臣才说陛下的身边尽是小人,陛下被人误导了。”
这倒是事实,毕享说的是大实话,不说现在的士大夫群体,就连后世很多人都想不到。
恍然大悟,朱厚照举一反三:“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就简单了,朕可行开中之物多了,要是早知道朕早就开中了,何必苦苦揪着一个盐不放。”
毕享仍然被欠了许多钱:“彼辈可杀,为了私利竟然误导开中国策。”
理清了头绪,朱厚照也明白过来:“为了盐利,宁可把开中法废了,杀鸡取卵也在所不惜。”
毕享终于找到了些同感,这家伙是急性子,但懂得可不少。
于是他还摇头:“废开中法的关键不在便利于否,而在于打掉西商的优势,连多征的那些银子都是个幌子,所以没用几年,盈余的银子也少了。”
说白了就是为了维持九边,朝廷给了西商特别政策,这些南方商人不想从商业上竞争,只想着省力气,从上而下把西商的优惠政策打掉就行了。
毕享也指出来了:“哪怕是盐利执行了折色法,其实开中还是可以存在的,茶马贸易的量也不小,但朝廷费了盐引开中之后,也将茶、铁的特利取消了,此事是同一帮人做的。”
供应九边军粮,没了盐引还可以有茶引和铁引,只要继续给优惠政策,西商也能活,可那些人就不想让西商活。
茶和铁全抓在南方派手里,只剩下晋商的冶铁苟延残喘,但铁是禁器。
到了今天朱厚照才彻底明白,围绕着开中法到底进展开了什么样的争斗。
很容易理解,后世通过贸易战打击关税补贴是削弱落敌国国力的好手段,只不过这个手段在大明被同一国之人用了。
想重振开中,必须让西商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竞争优势,怪不得毕享看见水泥像见了娘。
朱厚照想起了一个笑话,在喜马拉雅山炸开一道口子……下游的人全淹水里了。
他认真地看向毕享:“你怕朕也上当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