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4章 安上谷(2 / 3)

不已,纷纷对蜿蜒离去的大军拜谢。

今日,白袍军吃他们一千只羊,折合五铢钱也就三百万钱的样子,赵云送十万石粮,价值五千万钱,乌桓怎么能不感恩戴德?

…….

宁城。

赵云领兵出现在宁城外,城门早已开启,常威等五名军司马,领着近四千上谷军,在城门外齐齐当膝跪地,声震云天:

“吾等恭迎州牧!”

赵云心中激荡,贾诩一计定上谷,使他得到六千上谷军精锐,以及数万乌桓人和二十万上谷百姓,实力将更上一层。

这就是贾诩的魔力,一计定上谷。

赵云领军驻进宁城,在常威等人的引领下,进入被大火烧了一半的校尉府。

殷通见赵云频频看向烧焦的地方,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,当晚他也没想到会烧得这么猛。

宁城大堂里,众将云集,赵云高坐堂上,扫了一眼堂下众将,目光最后停在殷通身上,不怒自威道:

“殷通听令!”

“末将在!”

殷通有些发懵,在场军职比他高的,有十多员大将,怎么会第一个点我的将?

“擢任殷通为上谷长史,督上谷边事!”

赵云器重地看着殷通,贾诩一计定上谷,殷通亲自到上谷实施,亦有功勋。

况且,上谷军赵云也不可能交给上谷这几个司马,想来想去决定交给殷通统管这六千上谷军,负责上谷边防。

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在大汉官职里,边郡一般设置军长史,负责边防要事,地位与郡丞差不多,秩比六百石。

殷通愣了愣,他怎么也没有想到,赵云会任命他为上谷长史,领上谷边军精锐,独镇一方?

短暂愣神后,随即是大喜,肃声应道:“末将得令!”

继而,赵云目光投向常威等五位司马:

“上谷边防,需五位司马鼎力配合殷长史,护佑上谷万民!”

“吾等誓死守护边疆!”常威五人齐齐出列,语气铿锵。

赵云微微颔首,他能为殷通做的,只能到这里了,至于殷通能不能镇得住上谷六千边军,就要看殷通自己的本事了。

将上谷边防交与殷通,赵云随即宣布休整一日后,向南开进。

堂议结束后,赵云在校尉府后堂,见了刚被常威从牢房里拉出的邢举,已经完全不成人样了。

赵云摆了摆手,让常威拖下去,邢举这样的人,有野心,没实力,下场只有一个。

邢举被拖下去,后堂只剩赵云和贾诩,赵云说道:

“邢举不自量力,终害己!上谷太守一职悬空多时,文和认为何人可任上谷?”

贾诩拱手回道:“上谷当由州牧定!”

赵云笑了笑,贾诩这个老狐狸,从来都是明哲保身;对外为你运筹帷幄,对内却缄口不言,从不参与举荐之事!

赵云想了想,说道:“岳翁心系万民,如今上谷正需一位像岳翁那般仁政爱民的太守,吾意岳翁出任上谷太守,为上谷万民谋福祉!”

贾诩含笑拱手;蔡邕仁义爱民,治理一方,可尽其才。

但贾诩知道,蔡邕有能力治理一方,是一个原因;更多的,应该是赵云想把这个,老是揪赵云僭越的汉室老臣调开。

这样蔡邕看不到,也就不会出现去年在州府大堂,那种让赵云下不了台的事情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
与此同时。

难楼部落。

难楼王帐里,聚着十多人,这些都是难楼手下统管各地乌桓人的大人,和大汉县级以下的乡三老差不多。

阎柔也在帐中,难楼说道:“后日,我就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