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也是。”夏母一面洗刷茶具一面祈祷,“改革开放了,不会再有那样动荡的环境了。两个孩子好好的就成,什么三溪,什么发电公司都无所谓。”
夏济民也不争辩,径自回屋:“小张这孩子,我压不住,要你来,辛苦了。”
“这有什么辛苦的,你把什么都当工作任务啊。”夏母笑都来不及呢。
……
深夜,张逸夫回到家中,才发现父母都没睡,依然在等他,想来自己也确实有些不孝,先关照同事,再去看对象家,最后才回家见父母,连顿饭都没陪父母吃。
二老显然也不介意这事,儿子现在大小是个官儿了,要打理的事情太多,心里惦记着家就够了。
宁澜见了儿子,情绪有些难以把控,虽然在滇南中暑一类的事情没告诉过她,不过见到黑了瘦了,没了往日白嫩的张逸夫,宁澜还是难受,谁都知道吃苦好,吃苦锻炼人,可毕竟哪个妈妈都不愿意见儿子吃苦。
张国栋却不以为然,口中念叨着结实了,成熟了一类的赞扬。
宁澜还要给张逸夫搞夜宵,让他给否了,真吃不动了。
父亲问起了工作安排,张逸夫如实答了,要搞发电公司,自己牵头,张国栋频频点头,儿子开始做大事了,宁澜却只关心将来的级别,怕儿子级别太高,不好处对象。
这确实是个矛盾,门当户对是一定的,可儿子级别高了,对的门户无疑得更高,这边老两口显得寒酸了。
话里话外,宁澜又提起了秦玥,提起过年的时候她父亲也来了,还问他父亲到底是什么干部,虽然言语低调,可谈吐实在不凡。
张逸夫半推半就,不去聊这些,宁澜也只好不问了,反是张国栋,屡屡夸赞秦玥的父亲见识不凡,低调和蔼。将来在工作中一定要尽量照顾。
谁照顾谁啊……
回了自己房间,张逸夫大概合计了一下后面的事情,就此睡去。
该处理的人际杂事到此为止。回蓟京终究还是来工作的。
次日晨,再来到单位。这才去办公室办了正式报到手续,暂时由华北局给他发工资了。李主任几次劝他搬到朝向好些的独立办公室去,张逸夫却执意不肯,非在大办公室混着,这样某些交流虽然会不方便,但工作效率更高一些,为的只是尽快落实公司的事情,尽快搬走。一山不容二虎,在巴干的场子里呆着总是浑身难受。
上午的时候,文天明也回来了,连宿舍都没回就来办公室报到,见了张逸夫,难兄难弟自然是一通拥抱,无论是阮湄文天明还是张逸夫,都黑了不少,不再是办公室干部的样子,反像是当过兵的人了。
午饭过后。队伍也齐整了,张逸夫也看过了上面的工作指示,将大家召集在一起。谈起了工作安排。
成立公司的事情,是计委提出来搞的,电力部配合工作,割出去一些资源的确难受,但谁都清楚这是割给贾峦松的,必然一路绿灯,张逸夫也算搭了个顺风车。
根据计委给的精神,公司独立运营,主要干部由国资委任免。电力部配合工作。初期目标是成立发电企业,从文中精神来看。在运营稳定后,应该会逐渐向多元化的电力集团企业转型。
实际上。这也就是将来五大发电集团的雏形了。那时的发电集团,是大佬们坐在一起讨论良久,切了半天蛋糕权衡出来的,现在则不然,从无到有,一点点来,没那么多现成的东西,资源还是要自己争取,业务还是要自己拓展。
虽说有小贾这块金字招牌在,但建立运营一个电企,依然有难度,绝对锻炼人,张逸夫也成为了是国内第一批搞发电企业的人,积累的宝贵经验与人脉都是财富,刚刚毕业不久的小贾,也得以在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了解要做一件事,究竟是什么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