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然后从陆地上,最接近会稽城的地方出兵。”
“可是这样一来,根本算不上出其不意,藏不住的。只要进入了越国境内,肯定是瞒不住的。消息一定会泄露,一不小心,就又成了强攻。”
“而且,如今会稽郡附近,依然有二十万玄级道兵驻扎在侧,边境也有十万玄级道兵。同时,还有二十万玄级道兵,正在训练。”
“孤想来想去,也只有强攻了。最多,就是提前收买内应。”
伍子胥微微点头:“越侯肯定也是这么想的,越国的大臣们,大概率也是这么想的。所以,他们无论如何,也不会想到,孙子会走这条路!”
念头一动,一条红线出现在了地图上。
只见这条红线穿过了吴国边境,进入了茫茫丛林之中,穿梭在越国以南的山脉之中,最终竟然直接出海了!
“当年为了讨伐郢都,孙子带领大军,昼伏夜出,而且大多数时候,大军都潜藏于九地之下,利用地脉的力量,利用土行灵气,大军集体土遁。”
“兵贵神速,今天子夜时分,大军就会抵达吴国边境。”
“然后,在地下穿行。因为要利用地脉,要让大军的消耗尽可能的少,所以接下来的行程,大约是十万里左右,下半夜就要走完。”
“至于能否半夜走完十万里,也是可以的。因为,相关地脉早就被炼化了。”
“走到之后,大军休整一个白天。在白天的时候,孙子会再次回到长江水寨之中,装作地级道兵还在的样子。”
“入夜之后,孙子会再次回到出海口,带领地级道兵,以水遁之法,遁行三万里,来到会稽郡附近。然后,在内应的帮助下,直接强攻会稽!”
“水遁之法,孤可以理解。地级道兵里面大多数都是宗室子弟,有相柳血脉,水遁都是天生的,还都是大夫,一口气遁行三万里也能理解。”
“可是,孤听说会稽郡附近的海洋之中,有着数十座大小不一的浮岛,全都是越国的宗室子弟负责,这些浮岛组成了阵法,大军可能刚接近就会被阵法发现,接下来会稽郡就有了准备。一旦有了准备,就又会变成消耗战。”
“孤听说这套规矩,还是文种制定的。文种此人,做事细致,小心谨慎,他制定的那套规则,孤也见过,大的漏洞没有,很难钻空子。”
如今的吴国,没有楚国的郡县可以抢夺,也没有那么多的好心人购买战争债券支持,可打不起消耗战了!
虽然还有点钱,但是花钱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大手大脚了,都开始量入为出了。
闻言,伍子胥微微点头:“君上说的对,这确实是固若金汤,从海面上没法偷袭,但这只是表面上而已。”
“实际上,这些年来,由于大量的商队、海船不断进出,所以,当初制定的规矩,大多数都已经作废了。很多商队,甚至可以堂而皇之的随意进出。”
“文种制定的规矩是挺好的,可是执行规矩的人是越国宗室子弟。”
“文种虽然有时也会劝谏,但宗室子弟是自家人,也没有造反,就是贪点钱财而已,久而久之,文种也就不劝谏了。他也觉得,他一个外人,要是说多了,会不会被其他人怀疑有非分之想呢。”
君臣信任问题,始终是历朝历代,很多君主、大臣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。
不是每一个君主,都能像阿斗那样,直接放权给诸葛亮,也不担心诸葛亮造反。
也不是每一个大权臣,都能像诸葛亮那样,军政大把抓,结果还忠心耿耿,一点都没有造反的意思。
甚至,大多数大权臣,都做不到霍光的地步。
霍光本人,或许不忠于皇帝,但肯定是忠于大汉的。
在权力极度膨胀之下,人家霍光也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