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自然就是什么。
金胜曼道:“皇帝陛下,请您救救新罗。”
温大雅道:“陛下,臣以为,应当立即派人快马前往高句丽,令高建武立即罢兵。”
“不妥,若是错过时辰,新罗不是要被灭国吗?”尉迟恭道:“陛下,高句丽百济不听号令,擅动兵马,罪责当死,还请立即发兵诛灭叛贼。”
“是啊陛下,臣附议。”
“臣附议。”
赞同立即发兵的有不少,不赞同发兵赞同问责的也不少,总之意见无法统一。
然后,吵了起来。
双方讲事实摆道理,甚至还扯一大堆有的没的废话,反正就是找不出兵,或者出兵的理由。
新罗使臣哪见过几十名上国大臣争吵的画面,顿时就缩着脑袋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。
金胜曼心急如焚,更是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。她知道,大唐皇帝陛下威严权柄高过一切,只要皇帝陛下开口出兵,那大唐就一定会出兵。可是,皇帝陛下现在不开口,这让她很无奈。因为她发现,在皇帝陛下面前,她其实根本就和新罗使臣没什么两样。
在长安待了几年又如何,见到皇帝陛下几面又能如何?
她根本没有能力去劝皇帝陛下帮助新罗。
金胜曼这一刻很自责,她不该在长安无所事事的度日,她早就该想办法接近皇帝陛下的。
太极殿内的大臣们还在吵,而且吵的很诡异,有的文臣觉得应该要出兵,有的武将反而觉得不该出兵应该先问责。这和武将主战的惯例非常不同,甚至于很是违和。
而房玄龄则百无聊赖的打了个哈欠,还有些困。
高坐帝位的皇帝陛下,托着腮,静静的欣赏着大臣们嘴炮进攻。他讶异的发现,武将们居然占据上风。
嗯,很可能是因为身体素质的关系。
新罗使臣们就这样傻傻的看着争吵不休的上国大臣,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。或者说,他们根本没资格开口说话。
毕竟,这里是大唐帝国,可不是新罗番邦。
吵了一个时辰,李智云下场喊停。
“这是太极殿,不是市井,你们一个个的都是朕的肱骨大臣,这样吵来吵去像什么样子。”李智云恨铁不成钢的骂了一声,然后下令道:“明日再议。”
“臣等遵旨。”众臣经过皇帝一番训斥,立刻愧疚的躬身行礼。
“退朝吧。”李智云起身离去。
高良忠高声喊话:“退朝!”
喊完之后,立即躬着身子跟上皇帝。
“皇帝陛下,万年万年万万年。”群臣恭送皇帝退朝。
完事后,又开始吵起来。
“姓程的,你刚刚是不是想动拳头。”
“是滴,怎么着,你是要和我老程比划比划吗!”
“来啊!”
“来就来,怕你啊!”
新罗使臣一副见鬼的摸样,看着还在争吵的大唐群臣,非常无语无奈。
文学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