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0、小沙弥还俗(2 / 2)

?”小沙弥破泣为笑,喜出望外的样子暖得很。

“那以后我就将烧窑的技术教给更多的人,那样大家就不挨病不挨饿了。”

周高起说供春仿金沙僧制紫砂壶,吴颐山的侄孙吴梅鼎说其祖到金沙寺苦读,看到寺人制供春壶,这是关于紫砂壶最早的记载。

颐山是字,原名吴仁,源自唐代名臣陆希声,陆希声寓居福源寺,命大潮山为颐山,吴仁也以勤学砥砺自己。

金沙寺就是福源寺,因为金沙僧的存在而被误传为金沙寺。

福源寺是吴仁的弟媳老爹工部待郎沈晖在旧址上重建,算是家庙。

吴仁是唐伯虎的好友,好得同榻那种,能跟金沙僧产生交集很正常。

估计是金沙僧到福源寺落脚,教了小沙弥,被吴仁看到,将紫砂壶的工艺加以推广,传扬了出去。

至于供春,出自吴仁老师沈周的诗,这一帮文人雅士号召力大,广为接受。

正德前茶叶还是以煮成饮,朱元璋提倡废团茶煮点法,改为散茶泡制,与紫砂壶成了绝配,这里头吴仁出力最多。

小沙弥成了传承人,教出了时鹏等弟子,发扬了紫砂壶工艺。

不过小沙弥怕是没空传承紫砂壶了,心被朱厚照带野了,估计会成为一代工匠大师吧。

光大紫砂壶的重任,就等过几年吴仁来读书时再说,合他口味。

也不能白给,拿茶叶来换吧。

吴仁的老爹吴纶是制茶大师,家里也是产茶大户,紫砂壶能推广开与此息息相关。

朱厚照已经在福建林家找到了茶叶供应源,但货源谁怕多呢,丝茶瓷铁,海贸的四大之一,多多益善。

更何况江南海商里可是有一家姓吴的,挖对手的墙脚,别提多快乐了。

今天是个挖脚的好日子啊,朱厚照看着小沙弥,心中意动:“从今天开始,你就是气宗子弟了,朕亲传,朕为你赐名,姓工,名春。”

拿走了供春壶的名头,得给回些补偿。

王廷相比他师父还高兴,已经收不住嘴了:“工春,工业之春,师弟,好名字。”

“字也一并赐了,就叫系明,好好学好好干,心系大明,则与国同休。”

朱厚照摸摸工春的头,唇红齿白还萌着的小沙弥有道不尽的幸福感,终于爬上了台好车。

见识过,南下时搭乘气宗的马车,跟以往那一比,那真是一个天一个地。

所以工春想方设法都要进气宗。

朱厚照无任欢迎,收了个大师级的工匠,幸福感是嗒嗒响和轰隆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