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1、版权和专利(1 / 2)

该怎么赚和在何处亏,这是一个大问题。

杨慎已经被塞了个满满当当,都堵到嗓子眼了,不吐不快:“谁也没有前后眼,试错的成本太高了。”

朱厚照不认同:“数学还是不够扎实,你那老泰山都比你行。”

杨慎:“……”

想到即将快到任的黄珂,朱厚照有了个牵挂,嘴里叨叨:“也不知道《会计学原理》你那老泰山看到了没有?”

在扬州没来得及抄书,后来想起只能口述,让胡纯帮忙笔录,跟着黄珂的任命一同发往。

杨慎又被溜蒙圈了:“与财会有什么关系?”

“算账啊,预算与成本核算很有用,不通此术,如何能管好日月堂的课题排布,你呀,得好好补课了。”

杨慎还不能驳嘴,只能在朱厚照的虚指点拨下乖乖受教,既然动了野望,就得接受磨练,哪怕爬着也要够到。

说到沈沉鱼的老本行,二师娘从蚌菜汤里浮出头来:“确实可以做预算,定出平衡点做好模型就行,还能控制好规模做到心中有数,用修,你师父没冤枉你。”

被朱厚照一个人数落也就罢了,还要被混合双打,杨慎嘴里发苦,怀疑鱼胆没弄干净。

嫌弃?想吃也没了!

“既然已经吃得差不多了,苏进,撤席,文房伺候,朕给用修上节课,教教他算账。”

说是文房伺候,自己却没动手,没一会胡纯和胡继两兄弟抬进来块竖着的活动黑板,确实是伺候。

杨慎更不自在了,当着下一辈的面?小师叔的脸面不要的么!

但他也只能忍着,因为朱厚照进入了状态,手都背了起来,立在黑板旁,这是要纵横捭阖?

摆个架势而已,只动嘴:“学与术不同,学问不能直接产生效益,但文生义,义达利,朕将其中利益称为版权,即写出一部书,出书之人应有的回报。”

挺容易理解,不就是润笔嘛,杨慎稳得住。

小书童胡继为师公板书,胡纯负责抄写,这俩就激动,新学说,还是凭辈份小抢来的,能看抢先版。

“术法可为利,可立见或实验转换之为实利,可统计可算划,朕称之为专利。”

杨慎觉得该捧了:“分学术科目的好处来了。”

拍偏了,没中,朱厚照摇手指:“学与术相交,在每一门学科之中杂合一体,比如青史之刀和简牍化纸,发明人就是学者,只不过通过工匠之手实现,该当如何区划?”

得用小聪明了,杨慎即答:“按功用?计利所得,提成一部分。”

“不全,分不清,如果一位学者做理论设想,将如何制造好用的刀笔纸张以及为何会好用的道理写入文中,彰行天下,有工匠见之制作出来,这里面的利益该归于谁?”

胡继落了小师叔的脸,抢答:“两者都有。”

朱厚照露出孺子可教的欣慰,让杨慎好一阵紧张,用劲了:“前者是学,后者是术,这里有一个环节的问题,应该体现在不同的阶段,将文章刊出,即是学问的版权,照着学问发明新术,那是专利。”

朱厚照剑指一点杨慎,吓得后者一个后仰,僵直了,像是被点了穴:“明白了?要将每一个环节都卡住,独立进行结算。”

引得沈沉鱼一阵嗤笑,这俩师徒,真逗。

严肃点,上课呢,朱厚照板起脸:“然后问题又来了,如果第二个工匠发现第一种刀笔纸张还可以改进,他也做出来了,两个工匠之间的利益又应该如何划分?”

在场之人都不自觉地皱起眉头,被难住了。

朱厚照的爽感来了:“现在知道为什么要做成本核算了吧?”

沈沉鱼最先反应过来:“评估用料,工艺环节,将之数值化,然后根据贡献的不同,两个工匠各得其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