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3、种瓜得瓜(2 / 2)

上。

王守仁无疑打上了个简在帝心的标签,刘瑾看着眼红,又有些忌惮。

但直接找王守仁的茬刘瑾又不敢,而且朱厚照严令王守仁不得参与朝堂的风波,所以也留不下把柄给刘瑾抓。

于是刘瑾将视线盯在了王守仁他爹王华头上。

其实王华身上也找不出大的毛病,可王华是礼部的待郎,他还有个上司叫张升。

朱厚照大婚前要选秀女,出榜时张升弄出过笑话,可能因为年纪大了老眼昏花,张升将榜文“严禁娼优隶卒之家入选”中的“隶”字写成了“吏”字。

当时这事还引起了不小的风波,京中各衙们的书房吏办还在榜下喝倒彩,因为将吏放到娼优之列,那就是地图炮狠狠地打脸了。

礼部慌忙收回榜文换上新的才平息了物议,但这脸就丢了。

当时还有人嘲笑礼部不知礼、状元不知书,不如将吏部改为隶部算了。

因为张升是状元,礼部的左待郎王华也是状元,而右待郎刘机也在一甲。

有明一朝,如果在科举中没考中一甲,没脸去礼部当尚书待郎,因为礼部主持科举,自己考试都不行的话凭什么考别人?

事隔半年,本来朝会是廷议焦芳辞去吏部尚书后的接任人选,刘瑾却突然发难,拿着这件丑事当众扬了出来,指出张升年老昏聩,应该致仕。

被这么当众羞辱,张升自然是当场脱冠而出,致仕就致仕,反正这尚书他也当腻歪了,待遇又不变,打什么紧。

可张升出殿了,刘瑾还不罢休,他又质问:“礼部出此纰漏,身为待郎你们到底规劝了没有?”

右待郎刘机出列:“臣当时已经向张尚书请示,但张尚书不以为意,言别字小事耳,无关宏旨,一如通假。”

王华也出列了,可他是个厚道人,不忍心往张升伤口上撤盐,便回了句:“臣不知此事。”

好了,刘瑾总算找到把柄大作文章,于是廷议吏部尚书的朝会变成了廷推礼部尚书以及待郎,因为王华被追责,调南京礼部待郎,等于是闲用。

刘机倒是捡到了便宜当上了礼部尚书,刘瑾认为他是北人,看样子也识趣,应该早晚会投过来。

朱厚照装病,不小心把王华给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