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0章 胆小鬼韩让(1 / 3)

筑宋 木瓜三闲 274 字 2024-08-02

第200章 胆小鬼韩让

忽图刺面对的压力,越来越大。东面开来的海州军马,无边无际,说是五十万都不止呢。当然,忽图刺决不会知道,这数十万的勤王大军,却并非全是海州兵马。

海州前后开来的三支大军,就是蒋仝的三万泗水郡民兵,陈颙六万前军,陈丽卿十二万后军。此外一些海州到徐州的沿途民兵五万,总兵力二十六万而已。

其余的二十几万大军,却是大宋各地的勤王之师。比如知安陆县陈规以两千勤王兵自蔡州赴汴,知永丰县邓元亮帅其子邓自明以三千兵聚徐州,又有知崇阳县李涓率部勤王。

甚至就连此前戴罪停职的前忠翊郎赵叔向也起兵汝州,奔赴汴京。再有知淮宁府赵子崧,远在岭南的广南西路兵马都监、知融州李拱等人,也都领着“精兵”奔来汴京了。

钱伯言的东南兵马,无疑是地方勤王之师中势力最大的一股。他几乎帅两浙之地的厢军、禁军倾囊而来,足足裹挟了七万余众。

甚至他的军中,还有许多原本的西军骁将,比如郭仲荀、杨震等人,这次也都一起过来汴京城下耀武扬威。

要说他们,却天然与赵构所部亲切。因为赵构的军中主力,比如韩世忠、刘琦、刘光世、辛氏兄弟,苗刘诸将等等,多数是西军出身。赵构给他们的封赏,也更加大气恢弘。

甚至东南之地,也一直都不是海州的“同志”。那些东南豪强,几乎控制了东南命脉。他们可以接受与海州做生意,却不愿接受明社过去组织民间自治,或者重分土地。

钱伯言正是因为控制不住他们,这才要把他们倾巢而出。他自己,却打算此战过后,便退守福建八闽了。所以?他就是临走前,想要再祸害一下东南的意思。

此前陈颙去东南清理财货,那也是要把福建与两浙做出切割。安宁既然存了让汉家文明分别发展、试错的念头,那么赵构这种“联盟治国”的东南模式也不是不可以嘛?

总之,这些所谓的勤王兵力,各有各的念头。乱七八糟算起来,居然不下十万众。一直在应天府按兵不动的赵构,为了洗脱他“完颜构”的嫌疑,更要尽起大军西下。

反正,金兀术也不愿放过蒙兀人的,那咱们就痛打落水狗呗?他的这路人马,大约有五万主力。若再加上地方厢军数万,隐然也是十万之众了。

四方勤王之师汇聚汴京城下,汴京城内还有五万大军,那就足足五十万众,号称百万!虽说大多勤王之师都是不堪一击,但他们就要扎寨互保、处处为营,忽图刺又能如何?

他永远都没有攻下一座营寨的时间和机会!海州军的战马不多,可他们却会骑在某种奇怪而丑陋的脚踏三轮车上,跟在蒙兀人骑兵后面晃荡。

他们三个人一车,三辆车一组,三组一队,据说这种行军法子叫做“三三制”。遇到坑洼就下来推车继续前进,遇到蒙兀人攻击时,他们就用弓弩、迫击炮不停地还击。

三轮车也会在瞬间竖起挡板、支架,前面再抛出铁丝圈圈,骑兵就压根冲不过了!

这个累赘的样子,想要靠他们追杀蒙兀骑兵,自无可能。但是蒙兀骑兵想要停下,专对某处勤王之军的营寨下手?那也是说笑了。

数十万大军在汴京城外摆开阵势,到处安营扎寨,密如蛛网一般,足足联营七十里不止。似这样的大军规模,又如何是倾国之力才得十五万兵的忽图刺可以想像?

作为勤王联军的“总帅”,陈颙的军略,也很简单。就是利用己方兵力优势,把整个汴京城外都进行“网格化”管理。

咱们就是要扎硬寨、打呆仗!或者说,能不能打赢你都不重要了。只要能耗死你,也一样是俺们的战功呢!

这次大战动员的资源,几乎倾尽海州所有,以及预期的所有,再无保留。换句话说,此次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