务员划分了片区,每一个业务员负责一片区域内的长生店,既要推销产品,也要搞市场调查。
而他自己在长生店比较集中,有白事一条街之称的红磡老龙坑街坐镇一天之后,又跑去沙田宝福山、慈云山法藏寺、荃湾圆玄学院等地,把香塂的福地转了个遍。
晚上七点半,南易和陈国文在浅水湾的一家俱乐部见了面。
俱乐部没招牌,也不对外营业,最早是郑鲨胆出钱开的,后来,李铜板、关尔夫、方梦音都成了它的股东,这地方没什么特别,大体上和其他俱乐部没什么区别,只不过客人稍微特殊点。
郑鲨胆喜欢玩锄大地,平时经常会约人来这里打牌,因为牌搭子都不是普通人,这里的牌局也就被神化了,外面有叫这里是地主会,也有叫大地会、锄地会,不管叫什么会,反正传言很是玄幻,说这里的“xx会”控制着整个香塂的经济,跺跺脚,香塂的经济就会震三震。
南易喜欢叫这个地方为纸牌屋,因为不喜欢打牌,他一般不会来这里,今天过来,就是带陈国文刷个脸,多来几次,亮亮相,也许就能挤进来了。
俱乐部有个露天的区域,中间摆了张大桌,天气好的日子,牌局就会在这张桌子举行,左右两个角落里各有一张小桌。
今天的天气不错,有牌局,南易带着陈国文来到大桌前,冲在坐的四人打招呼,“郑生、李生、关生、杨生,今天哪位手气更好啊?”
四人分别是郑鲨胆、李铜板、关尔夫、杨争气,前三位南易都熟,只有杨争气没打过交道,不过对他的事倒是知道不少,对其也比较钦佩。
郑鲨胆是富二代,祖上有蒙荫,李铜板有舅舅扶持,关尔夫的老娘给他留下大笔人脉,而杨争气能成为富豪全靠自身的努力。
幼年时,杨争气也算是一个小富二代,那时候,他还叫杨猪仔,杨父有一个铺面,杨猪仔从小就对做生意感兴趣,经常去杨父店里玩耍。
只是等他上学后,杨猪仔这个名字实在无法启齿,他老师就自作主张给他更名为“杨争气”,这个名字便成了他的大名。
可能是这个名字取对了,自从杨猪仔叫杨争气后,杨家的生意是蒸蒸日上,很快杨父就积攒了一笔不小的家财,有了本钱自然就想着扩大生意,杨父就拿出所有钱与朋友合作做生意。
不料,朋友伙同骗子联合做局,玩了一出偷龙转凤,将杨家辛苦攒了十几年的家财骗了个一干二净。目睹这一切的杨争气深觉商海狡诈、变幻莫测,简直让人防不胜防。
家财被骗光后,杨父备受打击,整日唉声叹气,杨争气就暗自下了要出人头地的心。杨争气15岁时,干脆放弃学业,开始帮着父亲打理生意。
相比杨父的墨守成规,杨争气在做生意上非常大胆,为了快速赚到起家的本金,他铤而走险与黑夜在海上走私。他将全身上下缝满口袋,一共装了200多只手表进去,乘坐小艇冒巨浪出海,终于将手表换成了几捆大钞。
有了本钱之后,他开了一家叫授成表行的门店,专门兜售名表。
为了打开销路,他天天跑码头,和游客兜售名表。后来,他又和导游、司机、酒店侍应生达成协议,只要介绍去他店里消费,就给予一定的回佣,形成了最早的旅游产业链。
到了60年代中期,杨争气的授成表行成了香塂小有名气的店铺。此后,他又拿到了多家名表的香塂分销权,彻底成了香塂的钟表大亨。
70年代中期,杨争气将手中的产业全部抵押,开始进军房地产,再次将手中资产扩充,成了当之无愧的大富豪。到了80年代,杨争气手中已经拥有地产、外汇、证券、黄金、钟表和珠宝等多种产业。
授成表行也变成了授成集团,并成了上市企业,杨争气是最大的股东。
只不过,到了1982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