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给她灌些流食,先保住生命。
张负没有办法,再次召开家族会议。最后商定嫁给陈平可以,必须先出籍(逐出家门)。张负心疼孙女,只能同意。在魏国时候,逐子女出家门,只要请乡三老做个证,写下文书就可以。但是秦国派来的县令,却一本正经的仔细调查,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查得一清二楚。最后给出结论是:“若姜贤淑有德,没有伤风败俗之事!不可出籍。”
这事情闹腾得全县无人不知了,张氏族人颜面尽失。张氏叔伯两兄弟,一合计,又心生一计:先答应了这门亲事,定下结亲日子。再要求陈平拿出万金为聘礼。陈平别说万金了,十金也拿不出,到时候依若姜的性子肯定会私奔随陈平而去。张家就可以以这个借口,逐若姜出籍。这样既省下一大笔嫁妆,又能和陈平撇清关系,家族再不受陈平的坏名声影响。一举两得。
爷爷张负不知道两个儿子的小算盘,他心想,以自己给的彩礼之厚,陈平应该可以轻松地借到万金聘礼!等结婚后,彩礼钱到手再还上,顶多损失点利钱。于是两家各自找来媒婆,订下亲事,结婚日子定在一月后的五月初五。
定下婚期,陈平果然到城中找各大商号借钱,但是这些商号早就先收到张氏兄弟的招呼,不能借钱给陈平。在当地,没有人敢得罪张氏兄弟,陈平四处碰壁,眼看五月已经到了,依旧身无分文。陈平只好通过丫鬟和若姜取得联系。若姜回信,结婚时,一分嫁妆也不要,誓要嫁给陈平。随信还有一些首饰,让陈平拿去卖了,补贴家用。陈平非常感动,有妻如此,夫复何求。